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赛风壶的前世今生—(又名吸吸壶)

赛风壶的前世今生—(又名吸吸壶)

八卦谈 佚名 2022-11-13 10:19:31

赛风壶近几年在日本、台湾地区,已不复昔日的盛况,逐渐被手冲取而代之,不外乎是因为赛风壶的玻璃材质易破碎,滤布易发臭,还需另配瓦斯炉、酒精灯等热源,方便性与机动性远不如手冲。

赛风的历史比手冲还要早七十年以上,1830年~1840年间,德国柏林的LOEFF最先发明玻璃材质、上下双壶的赛风萃取法,后来经过法国、英国、德国等后进不断改良。

1960年后,美国发明电动滴滤壶,方便又省事儿,逐渐淘汰欧美的手冲壶、赛风壶和摩卡壶,但日本人依旧迷恋古朴的赛风手冲壶,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今天还有不少咖啡迷误以为赛风和手冲是日本人发明的,其实两者都起源于欧洲。



滤器

赛风套件包括下壶、上壶、滤器、滤布或滤纸、搅拌棒和瓦斯炉或酒精灯,比手冲套件还要复杂。赛风滤器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滤器是金属材质的,但前几年日本KONO推出的弧型陶瓷滤器引起不小话题。有人认为陶瓷滤器泡出的咖啡,风味更为平顺柔和,不易有突兀的味道,而传统金属滤器泡出来味谱振幅较大。但也有人认为没啥差异纯粹是心理作用。

两款滤器除了材质不同,外貌也有不同,金属滤器很平坦,但陶瓷滤器是隆起的弧形,但这种价钱要比金属滤器贵好几倍。


赛风的滤器包裹一片滤布,有人嫌每次泡完要清洗滤布很麻烦,所以赛风滤纸应运而生,需搭配专用的组合式滤器,滤纸用过即丢,很方便。


虹吸原理

赛风的下壶可称为容量壶,圆球状并标有几杯份的水量刻度,上壶为圆柱状,可称为萃取壶,其基部有一根直通下壶的玻璃管,而包有滤布或滤纸的滤器就紧铺在上壶基部的玻璃管口,过滤咖啡渣。


下壶的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与压力,将下壶的热水从玻璃管推升到上壶,开始泡煮上壶的咖啡粉。萃取好后,移开火源,此时下壶已呈半真空状,又失去上扬推力,下壶于是又把上壶咖啡液吸下来,咖啡渣被阻挡在上壶的滤布,完成萃取。壶风壶(Siphon Pot)因此又称为虹吸壶(Vacuum Pot)。


赛风如上山,手冲如下山

赛风的最大优点是下壶扬升到上壶的水温,可运用炉火操控技巧,保持在低温的86度~94度的区间,前者是泡煮深焙豆时较佳的水温区间,后者是泡煮浅焙豆时较佳的水温范围。


赛风是在热源持续,水温逐渐上升的环境下进行泡煮,水温曲线徐徐向上,如爬山状,水温较高,咖啡粉的萃出率较高,反观手冲是在加热中断 水温逐渐下降的环境进行萃取,水温曲线逐渐下滑,如下山状,水温较低,咖啡粉萃取率容易偏低,相对而言,赛风的变因较小,这是赛风壶容易泡出醇厚浓咖啡的原因。


因为赛风泡煮水温较高,咖啡的厚实度明显高于手冲,冬季寒流来的时候感受非常明显,赛风以味谱厚实著称,但手冲以味谱细腻见长,各有千秋,看个人使用习惯 与偏好而定,无需为两种萃取法分出高下。

本文标题:赛风壶的前世今生—(又名吸吸壶)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7083.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