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第20课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第20课

八卦谈 佚名 2024-04-27 22:24:33

1.“列宁格勒案件”和“反革命医生案件”

“列宁格勒案件”,又称“日丹诺夫案件”,是指1949-1950年发生在苏联的一起重大的政治冤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和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等人被突然逮捕,并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以莫须有的“叛国罪”判处死刑,有2000多人被牵连其中。

“反革命医生案件”,又称“医生间谍案件”,是指1953年1月一批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看病的著名医生被无端指控受雇于“外国情报机关”,利用医疗手段谋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案件。这一案件牵连了许多知识分子和干部。

2.苏共二十大

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会上赫鲁晓夫作了两个报告:一个是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所作的总结报告,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的路线理论;另一个是赫鲁晓夫在这次会议期间的一次秘密会议上的一个长篇讲话,被称为“秘密报告”。在这个讲话中,赫鲁晓夫谴责了斯大林依靠酷刑迫使清白无辜的人民招供,并将他们大量处死;谴责了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策略;谴责了1948年斯大林破坏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做法,并批评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次大会及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对世界形势和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发生在1991年8月19-21日的一次苏联的政变。1991年8月5日,戈尔巴乔夫一家到克里米亚休假,原定8月19日返回莫斯科,第二天签署8月14日公布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即新联盟条约。8月19日早晨,苏联电台播发了一份声明,宣称鉴于戈尔巴乔夫总统健康情况欠佳,即日起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并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随即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中宣称,戈尔巴乔夫改革已进入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危险,它“决心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上午9时,在国防部长的命令下,坦克和军队出现在莫斯科街头。在此之前的18日傍晚,戈尔巴乔夫已被软禁在克里米亚的黑海休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遭到了强有力的抵制。8月19日中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告俄罗斯人民书》,宣称这是次“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号召俄罗斯公民进行反击,举行“无限期罢工”。随后他宣布,所谓的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所有决议在俄罗斯境内无效。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宣布终止对苏联的援助,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军队此时发生分裂,国防部在21日下令军队返回驻地。戈尔巴乔夫则于21日晚上发表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声明,并在第二天返回莫斯科,八一九事件结束。此次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衰落和解体,使得戈尔巴乔夫欲通过签署一个新的联盟条约来维护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的计划彻底破产。

4.波匈事件

波匈事件指1956年发生在波兰和匈牙利的反对苏联模式的事件。

波兹南事件:斯大林逝世后,东欧形势逐渐变化。在波兰,改革的要求从斯大林去世后就开始了,但只是党内少数人和知识界的微弱呼声。1956年6月,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大量工人参加,要求增加工资、降低赋税,示威群众还高呼“面包、民主、自由”和“俄国佬滚出去”等口号。后来示威演变成骚乱,在与军队的冲突中死伤甚众。

匈牙利事件:苏共二十大之后,匈牙利的广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他们提出清除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实现独立自主和民主化的要求,其中由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些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菲俱乐部”特别活跃。当时执政的劳动人民党领导人极力抵制改革,致使民众的不满和愤怒逐步升级,局势终于失控。1956年10月23日,首都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政府派兵镇压,局势演变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激烈战斗。当天,纳吉(1896-1958)复任总理,随后他提出改组并成立联合政府、解散华约组织等要求。11月4日,苏联军队开进布达佩斯并控制了匈牙利全境,借助苏军的力量,暴动被平息。匈牙利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纳吉被当作叛国者处决。这次事件中,有2500多人死亡,近2万人受伤,匈牙利损失了年国民收入的1/4。

5.“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

1968年3月28日-4月5日,新成立的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在捷克斯洛伐克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纲领认为,必须制定“新的体制和新的社会主义模式”即“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纲领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发扬政治民主,实行政治多元化,主要包括:(1)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离,防止权力过于集中;(2)允许非党人士在政府部门任职,实行政治协商和联合执政;(3)保证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取消新闻检查。纲领要求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主要包括:(1)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提出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2)进一步扩大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权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3)成立工人委员会,实行工人自治和民主管理;(4)取消外贸垄断和外贸活动中的指令性管理;(5)企业收入与经营水平和利润挂钩,个人收入与劳动效益和贡献挂钩。纲领还要求在民族关系上根据对等原则解决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大民族的问题,最终实行联邦制;在对外政策上独立自主。《行动纲领》明显表现出捷克斯洛伐克希望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意愿。纲领公布后,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他们把纲领所带来的一系列改革新气象称为“布拉格之春”。苏联对此极为不满,多次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停止改革,但遭到拒绝。于是,苏联不顾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悍然于1968年8月20日联合波兰等部分华约成员国军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并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在10月签署了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夭折。从1969年起,捷克斯洛伐克重新回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七七宪章民权运动

1977年1月,240多名捷克斯洛伐克的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人士签署并发布了要求保护基本人权的宣言,该宣言通称为《七七宪章》。宪章的签署人不断增多,形成了七七宪章民权运动。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要求为1968年事件平反。在动荡的政局中,诞生了以七七宪章民权运动为核心力量的反对派联合组织“公民论坛”,在斯洛伐克也出现了反政府的“公众反暴力组织”。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于11月29日修改了宪法,取消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领导作用条款,并在12月选举反对派著名领袖、七七宪章民权运动发言人哈维尔出任国家总统。12月,已失去领导地位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宣布1968年苏联等华约5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错误的,并在当月召开的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以求在多党制议会中发挥“左翼”政党的作用。1990年3月,联邦议会决定把国名由“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4月,再次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随后,在6月举行的多党制议会大选中,公民论坛获胜组阁,共产党被排除在外。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成为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7.两德统一

1989年,民主德国发生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要求“自由、民主、人权”,并有大批民众逃往联邦德国。在此情况下,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被迫辞职,政府宣布开放柏林墙两德边界。1990年3月,民主德国举行首次多党制议会选举,受到联邦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大力支持的民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并在随后组成了以其主席德梅齐埃为总理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开始拆除柏林墙。为了结束国内的混乱局面,在征得戈尔巴乔夫同意后,民主德国领导人提出了德国统一的方案。苏、美、英、法四国也意识到德国统一是大势所趋,1990年2月,四国外长同两德外长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开会,定下了德国统一的基调,即所谓“2+4方案”。经过谈判,民主德国于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

8.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苏联共产党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斯大林时期形成。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实行严密的计划经济。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曾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都没有真正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且在改革中出现了重大偏差,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本文标题: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第20课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55689.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