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八卦谈 佚名 2024-01-15 12:34:39

一、隋唐统一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概况: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文帝死后次子杨广即位,就是隋炀帝。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1)广设仓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东京洛阳城(隋炀帝)。

(3)开凿大运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3.李唐代隋

(1)隋炀帝暴政: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三征高丽,穷兵黩武;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2)隋亡唐建: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是为唐高祖,建立唐朝,统一全国。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1.政治演变

(1)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主要的治国措施: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文教方面: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武周时期:指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承上启下: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高宗死后不久,皇后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史称“开元盛世”。

主要的治国措施:经济方面: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宗教方面:限制佛教。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文教方面: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2.唐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①曲辕犁:出现于江南一带,又称江东犁,设计巧妙,轻便灵活,回转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适于精耕细作,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至此,耕犁基本定型。

②筒车: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2)手工业:唐朝手工业发达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主要代表为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还有造型美观大方、堪称艺术珍品的三彩陶器。

3.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与突厥: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

东突厥: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不改变当地风俗习惯,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入朝给予官职。他们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西突厥:640年唐太宗派兵将其征服,设置安西都护府;高宗在位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

(2)唐与回纥: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初,受突厥统治;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政权瓦解。

(3)唐与吐蕃: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民族政权;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政府的和亲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穆宗时,唐与吐蕃“长庆会盟”。

唐蕃和亲的意义: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4)唐与靺鞨: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唐玄宗时期,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概况:唐玄宗天宝年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历时8年(755~763年),史称“安史之乱”。

(2)原因:唐玄宗后期怠于政事,政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军备废弛;募兵制的实行。

(3)影响

①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②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③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④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进攻,边疆频频告急。

2.藩镇割据

(1)藩镇的形成

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

②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

(2)藩镇的权力: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3)藩镇的影响: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后期延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唐朝覆亡与五代十国

(1)唐朝覆亡: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9个割据政权,连同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历史根源:唐朝藩镇割据。

影响: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3)周世宗改革: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清除五代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基础。

四、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曹魏时创立。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①积极影响:初行时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消极影响:后期逐渐形成门阀士族政治,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种制度下,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2.科举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

积极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五、中枢政务机构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出现三省制的雏形。

2.隋唐时期:隋朝(文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央设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和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又节制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六、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征纳的标准是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其特点为受田农民以户为单位,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朝

(1)唐初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的一种轻徭薄赋的赋税制度;其中的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或布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①积极影响: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②消极影响:以人丁为计征对象的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丧失土地,这种以人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就不可能维持。

(2)唐中后期的两税法: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减少,国家财政紧张。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重新编订户籍,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影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基础。

七、思想

1.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出现危机:儒学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佛教、道教兴盛并冲击、威胁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儒学新发展: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隋朝: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2.道教的发展

(1)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

(2)魏晋南北朝: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3)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

3.佛教的发展

(1)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佛教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

(2)魏晋南北朝: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逐渐在中国盛行。

(3)唐朝武则天时期:佛教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4.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思潮。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

八、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

(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直抒胸襟,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

②田园诗:东晋陶渊明的诗作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描述乡村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③南朝骈文: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因多用四六句式,所以也称“四六文”。代表作有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

④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偏多,多描绘男女爱情,兼论自然风景和朋友之谊;北朝民歌的留存作品较少,以《木兰诗》和《敕勒歌》为代表。

(2)唐朝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2.书法方面

(1)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的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为《兰亭集序》。

(3)隋唐时期:创出新风格,其中代表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3.绘画方面

(1)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

(2)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雕塑方面:甘肃敦煌莫高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九、科技成果

1.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近1 000年。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4.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5.唐朝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6.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7.唐高宗时苏敬等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十、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的中外交流

(1)东汉后期到北朝: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

(3)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佛学传播。

2.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

(1)条件:(原因)政治上——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一和军事力量强大提供安全保证;经济上——唐朝生产工具进步,农牧业高度繁荣为贸易发展创造条件;管理上——唐朝设置专门管理周边民族关系的机构,如鸿胪寺、互市监和市舶司;思想上——唐朝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文明之间交流;交通上——便利的交通工具及国家的配套设施,为经济交流提供保障。

(2)表现:唐首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大都市;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使节和留学生;西亚商人在南方港口城市定居;伊斯兰教传入唐朝;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考点】隋朝统一的原因

(1)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南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3)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期盼有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考点】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考点】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使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

(2)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

(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

(4)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5)“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考点】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以通婚、和亲方式促进民族大交融;以议代战,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交换使节,文化交流修德政;从少数民族实际出发实行不同的开明政策。

(2)作用: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

【考点】对唐朝“盛世”的辩证认识

(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

(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

(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

【考点】唐代藩镇

唐代中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军事部门-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称作藩镇。

【考点】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唐玄宗后期,宦官逐步参政。唐肃宗即位,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参与机要,统领禁军,任免宰相。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唐朝的宦官专权远甚于东汉。

(2)唐朝后期,朝廷的高官相互结成朋党,排斥异己,出现了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实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

(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衰落。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6)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考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中的“庸”为标志)。

(3)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考点】“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考点】道家与道教

道家是哲学思想流派,道教是从道家这个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来的宗教组织派别,道教不等于道家。

【考点】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

(1)魏晋时期

①当时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人们纷纷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②统治者的提倡支持。他们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维护统治。

(2)隋唐时期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

②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宗教政策,儒、释、道均获得较大发展。

③佛教的世俗化进程加快。

④印刷术、造纸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佛道思想的传播。

【考点】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

【考点】隋唐科技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及其特点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

(2)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交融,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4)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5)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荣的原因

(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3)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洛阳是国际性大都市。

(4)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

(5)使臣、商人、留学生及僧侣在推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考点】辩证认识北魏灭亡与孝文帝改革之间的关系

(1)形成历史结果的是“合力”(恩格斯语)。北魏灭亡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汉化改革。

(2)改革要“善处反动”。孝文帝的改革事出空前,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带来很多弊病。 钱穆说:“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 

(3)长远眼光。孝文帝深信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统一南北。他力图把胡人汉化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的胡汉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种眼光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历史发展大势来看,北齐等时期形式上出现的鲜卑化,只是历史的一个短暂回流。

【考点】唐朝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唐朝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联系、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史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考点】唐朝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管辖: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

册封: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战争: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维护北部边境安定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会盟: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之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考点】北魏与唐朝前期的均田制

材料一:北魏和唐朝前期均田制授田情况表

注:露田死后还官,桑田为世田,无须还官,公田解职时移交后任。

——据(唐)杜佑《通典》编制

材料二:孝文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人田……(桑田)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通典》卷一《食货一·田制上》

材料三:大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令……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地多人少之处)者,并听卖口分(田)。卖充住宅、邸店、碾硙者,虽非乐迁,亦听私卖。                       ——《通典》卷二《食货二·田制下》

材料四:各时期户数一览表

——摘编自朱贤枚《中国历代人口统计》

(1)有学者认为:“均田制之用意并不在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有一限度,贫者亦有最低之水平。”请选择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例如材料一,首先明确主题“北魏和唐朝前期均田制授田情况”,其次明确各项,分为北魏和唐初两个时期,三种土地类型,身份不同授田不同,再次仔细完整的审读材料,表格下面有注释,这样的信息也很关键。

从材料一来看,不同阶层授田的亩数并不相同,即使是最低官员也是数倍于平民男子,北魏的官僚地主还可通过奴婢、耕牛获得更多土地,可见均田制并非是要实现田亩数量的均等。

北魏和唐朝前期都是战乱之后,把无主荒地授给农民且大部分授田属国家所有。一方面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另一方面使无地少地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因此被称作“只求富者有一限度,贫者亦有最低之水平”。

 

(2)均田制在实施阶段就已埋下了失败的“隐患”,到唐中期最终被废除。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隐患”有哪些?

所谓的隐患就是指制度本身的缺陷。例如材料四的图表,五个时期的户数比较,以第一个东汉时期的数据作参考,后面四个阶段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律,但是从前燕到隋明显增加,从唐初到唐朝中期明显增加,这就导致政府无田可授。

均田制分配的是无主荒地,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未规定拥有土地数量的最高限额,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唐朝土地买卖逐渐放宽,为土地兼并创造便利条件;人口数量增长较大,而耕地开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增长有限,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还授;授田农民的力量具有脆弱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赋役沉重等情况,农民就会被迫变卖土地并流亡。

 

【典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8分)

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对察举制与科举制予以简要评价。(4分)

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

本文标题: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5906.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