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中国奇谭》:中国动画学派的回归

《中国奇谭》:中国动画学派的回归

八卦谈 佚名 2023-09-22 01:00:24

当我不经意间点开《中国奇谭》动画,看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logo时,大脑一个激灵,恍然之间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在老式彩电前看《大闹天宫》的孩提时代。而那清新又充满韵味的画风伴着音乐进入眼帘时,我忽然觉得,曾经动画界失落的中国学派,又再次回归了。

上世纪5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拍摄完成,影片色彩根据季节的变化表现,极具专业水准,中国美术电影从此进入彩色片时代[1]。此后上美厂发展的30年中,《小蝌蚪找妈妈》《牧童》《山水情》《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三个和尚》《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天书奇谭》等作品,质量极高,反响热烈,包揽国内外诸多大奖。基于此,“中国学派”的称谓便应运而生,总结以20世纪50-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体的动画创作者及其作品。

《电影艺术词典》上对此释义:中国动画电影吸取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绘画和其他民族艺术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中国学派”。[2]

其实,中国学派从未消失,像《中国唱诗班》以诗词风情诉说中国故事,像《白蛇·缘起》以3D动画展现中国志怪与人文风物,也囊括在中国学派之内,只是这些零散的优秀中国动画作品,就像从业者对“中国特色”的 “用爱发电”。

而这次由国家广电总局扶持,上美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动画《中国奇谭》,可以说是从官方认同下展现“中国学派”的回归。

   

一、中国学派动画中东方美学的视听呈现

中国学派动画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充溢着东方美学的画面呈现,它包含着中国特色的水墨、工笔、戏曲、剪纸、木偶、皮影等诸多元素的运用,并配合中国风格的音乐或由锣鼓丝竹等传统器乐演奏的音乐,用镜头语言描绘我国独有的写意情境。《中国奇谭》画面呈现上就将东方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妖怪的夏天》入眼就是小猪妖躺在松树下的画面,水磨点染勾勒的松树山石,配合传统兵器红缨枪与特色酒葫芦,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中国的风景和精怪。而大王洞四周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同时在分镜上展现出独有的中国风格,比如小猪妖被狼妖追捕时,狼妖的变身和动作,场景角度的变化上融合传统武术动作,在营造氛围的手段上也别具一格。

《鹅鹅鹅》中狐狸化用戏曲脸谱的设计,小生般的角色形象,以及唐风侍女形象的兔女鹅女,皴法山水与模仿名家山水画的风景,无一不在昭示着东方美学的神韵,配合传统戏曲檀板和锣鼓的音乐,呈现出奇妙诡谲的风格。作品利用镜头语言的暗示,以及细腻的情节刻画,将故事赋予更加复杂的时空背景[3],同时也变得愈加深意。比如货郎与狐狸饮酒时,镜头以杯中酒的涟漪与货郎眼中自己芥舟过巨浪的变形类比,将货郎在欲望之海中无法掌控的情感得以具象化,又恰恰形成了意在言外的独特效果。

《林林》里贴合乡土气息的人物设计,呈现了东北乡村的冬日雪原,3D写实的人物风格结合背景树林山水的写意山水,将东方美学从单一的仿古复古中解脱出来。同时镜头表现力又在细节之上格外留意,比如猎人父亲出场时,踩的防滑鞋垫印出的是狼的脚印,披着的是狼皮的帽子,而林林则是穿着人的衣服,跑进山里是人的脚印,分镜上的类比与反差将隐喻暗藏其中,伴随着林林进入山林化身小狼,清澈女声的主题之歌,将故事拉到一个绝美的意境。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虽然回归了平面动画,但是依旧取材于乡土艺术,将旧时乡村风貌呈现出来,而涉及佛像和妖怪等形象,则以年画用色进行描摹,就好像从现实中开出的神话之花。分镜则在等巴士的场景上,用了不同时间的空间与人物运动的刻画,让“带走”在时间的流失上充分表现。

《中国奇谭》在画面上,以“中国元素”为主的民族动画风格,场景设计借鉴中国山水、乡土、庙堂艺术和装饰风格,角色造型模拟中国古代绘画风格,色彩方面汲取民间的年画用色,并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和表演艺术[4],再次回归了中国动画学派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中国学派动画中东方特色的寓言故事

我们常常感叹中国动画讲不好故事,也总结了其困境主要在于叙事上的缺陷,题材陈旧、人物粗糙、情节平淡是目前国产动画片的通病[5]。但是《中国奇谭》的故事叙述,不仅人物形象立体鲜明,故事结构紧凑完整,更是将东方特色的叙述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已经呈现的四个故事,前两个取自神话小说《西游记》和志怪故事《鹅笼书生》,后两个为原创故事,虽然作为单元故事其时间横跨唐朝至现当代,但内容并未越出“中国奇谭”的框架之外,观看并无跳脱出线的不适感。改编故事能够立足原来的故事进行深化和创造,而原创故事又能呈现中国社会的多元和变迁。

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大胆创造,合理想象,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6]。《小妖怪的夏天》和《鹅鹅鹅》就有着自己对传统资源的独有创造力。

《小妖怪的夏天》以《西游记》为背景,展现了在西游途中某个妖怪洞府中一只底层小妖的故事。这种演绎再现式改编,它是在9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改编类型,仅以原著为框架和取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串联进行变形、挪移和再造[7]。故事虽在西游之内,讲的却是底层妖怪为迎合妖怪大王努力工作的辛酸历程,更讽刺的是,作威作福的妖怪大王在西游团队的四人眼中不值一提。用西游的框架,讲述当下年轻人的真实经历,而这样深刻的反讽在温馨自然的画风中,在诙谐幽默的情节中,让故事充满了温馨和童话的色彩,反讽的锋芒显得毫不刺眼,可以说是又致郁又治愈。

《鹅鹅鹅》以《鹅笼书生》的故事为底本,用艺术手法进行大胆创新,全片以默片的方式进行,除了必要的音效佐以音乐,任何台词均用字幕以第二人称进行叙述,由此每一个观众被拉进片中,成了故事的主人公,沉浸式体验了故事的情节。而借由这种手段,故事的暗喻成了对观众本人内心的拷问,让这个讲述人性的故事变得更具教育意义。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我们自古以来的怀古、咏古、观古之作都讲求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以古鉴今,借古讽今,托古抒怀,抚迹寄慨,从而使这些作品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感,且反映出作者求真求善的审美取向和求实求变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认识价值和强烈的理性光辉[8]。前两个改编故事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

除此之外,中国不论是作画吟诗还是寓言故事,都讲求留白,以达到虚实相生、意在言外、含而不露的效果。文学的留白是作者把读者作为合作者纳入文学创作中,合理分布文学视野,将自己和读者可能有的观感融为一体,语言上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便于读者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9]。《中国奇谭》各单元故事的留白也让人回味无穷,比如《林林》的结局,河里林林人形的倒影,岸上芦花丛中狼的身影,与长大后“我”的身影隔河相对,到底林林的本性是狼还是人,到底人类的本性是恶还是善,这些余韵都留给了我们观众去细品。又比如《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结尾的那三个窜天猴炮仗,在唢呐的加持之下,将乡村式微的无奈和悲凉传递到每一个观众内心,同时对消逝的神仙和王孩儿到底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符号,对还坚守乡村的人拥有怎样的未来,又引起大家的深思。

  

三、中国学派回归下的国创初心和国人期待

中国动画学派曾经在世界影坛也为之瞩目,它是手冢治虫制作动画的启蒙,也是动画大师宫崎骏、高畑勋等人的灵感来源,然而伴随着千禧年后上美厂的衰落,上美厂独有的美术电影风格造就的中国动画学派也几乎销声匿迹。

但在同一时期,日本动画以一种高质量高输出的方式井喷,四大民工漫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将日本文化对外输出到一个全新境界,《网球王子》《死亡笔记》《家庭教师》《灼眼的夏娜》《凉宫春日的忧郁》等商业化动画在动画的各个层面开疆拓土,一路高歌猛进。

欧美动画也不甘示弱,老牌动画帝国迪斯尼产出依旧稳固,《恐龙》《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星际宝贝》《星银岛》均赢得了较好的口碑,福克斯、梦工厂、华纳等影片公司纷纷推出旗下的动画,《冰河世纪》《机器人历险记》《怪物史莱克》《小鸡快跑》《成龙历险记》等等,欲与迪士尼一较高下,同时也在中国市场抢占到了一席之地。

在外来动画的剧烈冲击,和中国动画的日渐式微的左右夹攻之下,国产动画再也不复往日的精彩。

时间进入21世纪10年代,经过十年光阴的洗礼,中国特色的动画似乎已经很少了,哪怕每年都有一两部国产动画被强力推荐和刷屏,比如曾经的《十万个冷笑话》《尸兄》,之后的《镇魂街》《狐妖小红娘》,但是动画制作的模式,最终呈现的效果,都能看出前十年日本商业动画的强势影响。

中国国力日渐强盛,急需能够对外输出的文化模式,然而被日本商业动画所影响的中国动画,已经失去了对外输出东方美学与东方故事的中国特色。

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流量营销的影响下,在国内影视商业注水洗钱日益严重的风气下,国产动画似乎已经不懂得如何用精简的手段去讲好故事,这让想要看到曾经中国学派优秀动画的观众越来越多,同时在对某些宣传力度大,打着国漫复兴旗号的动画的期待落空之后,观众内心期待曾经国产动画回归的愿望也越来越强。

而在《大圣归来》这样现象级的符合观众期待的作品艰难产出之后,国人对中国特色的动画的需求,不减反增,呼声也日渐增高。

时间来到2020年,文化强国的战略被提出,传统文化与文化输出的概念一再被提及,与上美厂曾经“做民族特色的动画”的理念不谋而合,上美厂再次被国人回忆起来,而中国动画学派也再次被国人提及。

在中国动画百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奇谭》横空出世,不可不谓是一种致敬,一种追怀,同时也是一种开拓。

美影厂现任厂长速达说,《中国奇谭》的创作宗旨,就是在向美影厂的创作精神致敬,除了“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也是在探民族风格之路[10]。

美影厂第一任厂长特伟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认为是苏联电影后,曾说:“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当时我们的动画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说明我们模仿别人已经是模仿到家了,但是,你再会学,学得那么逼真,人家还以为是别人的东西。只从这点上说,也应该考虑创作我们自己的民族动画片了。”[11]

自此之后美影厂在探索民族特色的动画之路上上下求索,一直到如今的《中国奇谭》也并未停下脚步。虽说美影厂曾经消失在大众视野近二十年,但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初心,一直都被后来者所继承。

正如速达厂长所说的,制作《中国奇谭》,“从美影厂的角度来说,第一任厂长特伟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探索民族风格之路,这是我们一代代创作者的艺术初心和创作方向。”

而我们作为观众,对中国动画学派的期待,并不止于一部《中国奇谭》,我们所希冀的,是在美影厂的回归之后,诸如《中国奇谭》的动画不断产生,也期待速达厂长许诺的美影厂“或制作或孵化中”的十几部作品,期待它们能展示中国特色的东方美学,能讲好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期待中国动画学派的又一次辉煌。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中国学派”与中国动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粤海风,2019,(02):55-63.

[2] 许南明,富澜,崔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42.

[3] 刘明雪.镜头语言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分析——以新海诚动画电影为例[J].传媒论坛,2019,2(20):124.

[4] 杨秋.中国动画电影神话人物形象塑造嬗变及反思[J].电影评介,2020,(09):15-20.

[5] 王玥.宫崎骏动画电影叙事研究[C].广西民族大学,2010.

[6] 本报记者 任姗姗.中国动画电影吹响集结号[N].人民日报,2015-08-07.006.

[7] 李丽.从《西游记》影视改编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实现[J].中国民族博览,2017,(02):210-211.

[8] 林心治.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新探[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40-46+73.

[9] 万怡.“留白”——中国艺术审美的新境界[J].文学界(理论版),2011,(04):266-267.

[10] 本报记者 孔小平.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为何能拿下9.5高分?[N].扬子晚报,2023-01-12.

[11] 转引金天逸.中国学派的发轫成型与成熟[J].电影艺术,2004,(01):57-60.

 

在停更一年之后,我的创作欲再次被《中国奇谭》唤起了,非常喜欢这部动画,同时也强烈安利大家去看哦!欢迎各位读者姥爷一键三连,点赞、投币、收藏,有感想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标题:《中国奇谭》:中国动画学派的回归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9980.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